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百科 > 洛克王国7天vip去弄什么宠物-屈原再次放逐 到达安徽陵阳(上) 正文

洛克王国7天vip去弄什么宠物-屈原再次放逐 到达安徽陵阳(上)

2024-05-18 22:36:54 来源:无思无虑网 作者:百科 点击:731次

  1952年4月,屈原我生于长江卑劣南岸的再次升(生)金湖畔的大渡口镇。那是放逐洛克王国7天vip去弄什么宠物个鱼米之乡,长寿之乡,到达一直是安徽长江文化滋润之处。

  我国有两条大河,陵阳北边是屈原黄河,南边是再次长江,都是放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。黄河文化的到达源头是《诗径》,305篇,安徽又称诗三百。陵阳长江文化的屈原源头是《楚辞》,主要作家是再次屈原,代表作是放逐《离骚》。

  我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和师范,都是在长江卑劣南岸的学校读的书。1970年,我在大渡口中学直属排读首届高中班时,就利用课余时间,阅读一些鲁迅先生的书。1972年,我在池州师范读书时,创作组诗《伟大旗手鲁迅》,引用屈原《离骚》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诗句。该诗获得学校的奖励。自此,我更是利用课余时间,阅读鲁迅的书。1972年11月份,我参加工作后,阅读鲁迅著作习惯,一直没有改变。是鲁迅先生向我介绍了屈原。

  我印象最深的是屈原《离骚》: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1928年8月,洛克王国7天vip去弄什么宠物鲁迅曾将此二句,录入《彷徨》题辞。我开始背诵这两句诗。我也开始熟读屈原的《离骚》。

  另外,鲁迅在《南腔北调集·〈自选集〉自序》中谈到:“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,思想也似乎较为拘束,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。”“谓之《彷徨》,愿以后再也不这模样。‘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’不料这大口竟夸得无影无踪。”

  后来,我在巢湖市委工作时,接触到《巢县志》南巢、王乔洞和含山县昭关等,涉及屈原的作品《远游》,又增加背诵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徐弥耳而高厉”的诗句。

  我读《楚辞》,一直以鲁迅先生为学习的榜样。早在日本留学时,鲁迅先生除研究外国文学外,仍喜读《离骚》。鲁迅先生不仅摘引《离骚》中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诗句为《彷徨》的题辞,而且还将书有《离骚》“望崦嵫而不迫,恐鹈鴂之先鸣”诗句的条幅,悬挂书房,以为策励。

  鲁迅先生在《汉文学史纲要·屈原及宋玉》中,详细介绍了屈原的生平和创作,并对传为屈原所作的《卜居》《渔父》《招魂》等逐一作了辨析。

  鲁迅先生在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中,对屈赋的主要思想内容作了分析,说《离骚》《天问》“描写哀怨,郁为奇文”,“怼世俗之浑浊,颂己身之修能”,“怀凝自遂古之初,直至百物之琐末”,“放言无惮,为前人所不敢言”;但“多芳菲凄恻之音”,未见“反抗挑战”之语,“感动后世,为力非强”。

  鲁迅先生在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从帮手到扯淡》《伪自由书·言论自由的界限》,及1932年8月1日致许寿裳信中,还说过:“屈原是《楚辞》的开山老祖”,但他忠而获咎,《离骚》“是不得帮手的不平”。

  鲁迅先生在《中国小说史略·神话与传说》中,认为屈赋中保管较多的神话和传说。鲁迅先生认为,屈原是文学史上“重要的作家”,对贬低屈赋的见解多有辩难。由此可见,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创作,明显受到屈原的影响。

  鲁迅先生诗文深沉忧愤的风格,与屈原的风格有相似之处。如鲁迅先生在诗歌中,大量运用屈赋的形象、典故、词语来表达思想感情;在杂文中,也爱好引用屈赋的典故和词语。如在《华盖集续编·有趣的消息》中,引“女嬃之婵媛兮,申申其詈予”等句,以讽刺被人艳称的陈源家事。又如《祭书神文》(《集外集拾遗补编》)、《集外集拾遗·自题小像》《无题(一枝清采妥湘灵)》《闻谣戏作》《集外集·湘灵歌》《无题(洞庭木落楚天高)》《悼丁君》等,均有征引屈赋的典故、词语。

  我感恩鲁迅先生,是他引导我熟读《楚辞》、研究屈原的。尤其是鲁迅先生《集外集·自嘲》云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昂首甘为孺子牛。”他在致李秉中信里指出:“长古诗云:己生须己养,荷担出门去。只得加倍服劳,为孺子牛耳,尚何言哉。”

  我感恩鲁迅先生,是他教导我如何善待人生。鲁迅先生在《准风月谈·晨凉漫记》中谈到,有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孔明等语,影响我的一辈子。我的晚年,重病缠身,抱病保持“屈原四地”研究,也常把诸葛亮《后班师表》的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语句挂在嘴边,勉励自己。

  我是自2002年以来,才直接专攻“屈原四地”研究的。在此之前的屈原研究,只能算是间接的屈原研究。所谓的“屈原四地”研究,是指屈原的出生地秭归的研究,屈原的投江地汨罗的研究,屈原的放逐地陵阳、汉北、溆浦的研究,屈原出使地临淄的研究。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,我只就“屈原再次放逐,到达安徽陵阳”这一主题,谈一点浮浅的认识。为了叙述的方便,我采用实话实说,当下怎么想的,就怎么写了。

  首先,谈一谈屈原的生年、卒年和生平事迹。

  屈原的身世经历,由于时代久远,资料缺乏,我们所能依据的,除了保管下来的诗歌作品外,比较可信的主要材料,只有司马迁《史记》中的那篇《屈原传》。从时代和司马迁治史的态度看,应该承认,这篇《屈原传》基本上是可信的,虽然其中有疏漏和自相矛盾之处,但可信程度应大于可疑程度,后世人们对屈原的研究与了解,大致即以此传以及屈原作品为据。我对待正史二十四史,以前四史为重;前四史,又以《史记》《汉书》为重。

  屈原生年考,是一个重要课题。屈原的生年,至今众说纷纭,未有定论。《辞海》等工具书,采用“屈原约生于公元前340年”之说。我过去也是采用《辞海》等工具书的说法。近年来,我经过认真的谨慎的思考,决定去掉“约”字,采用实年说法,即自清代以来,主要说法有邹汉勋、陈玚、刘师培、钱穆、游国恩、蒋伯潜等人的前343年说。

  屈原卒年考,也是一个重要课题。屈原的卒年,至今众说纷纭,未有定论。《辞海》等工具书,采用“屈原约卒于公元前278年”之说。我过去也是采用《辞海》等工具书的说法。近年来,我经过认真的谨慎的思考,决定去掉“约”字,采用实年说法,即游国恩《论屈原之放死及楚辞地理》(《楚辞论文集》)、汤炳正《屈赋新探》在顷襄王二十二以后。即屈原卒于公元前277年后。

  屈原的年表,更是一个重要课题。我采用游国恩《论屈原之放死及楚辞地理》(《楚辞论文集》)及所附《屈原年表》《楚辞地理略图》。简言之:屈原生于公元前343年,戊寅、属虎,即楚宣王二十七年,一岁。公元前286年,乙亥,楚顷襄王十三年,屈子五十八岁,屈原再放于安徽陵阳,至今岁为2308周年。公元前278年,楚顷襄王二十一年,癸未,屈子六十六岁;白起拔郢,烧楚先王墓夷陵,襄王兵败,不复战,东北保于陈城;是时屈子再放于安徽陵阳已九年,作《哀郢》已见意,至今岁为2300周年。公元前277年,楚顷襄王二十二年,甲申,屈子六十七岁,秦复拔楚巫黔中郡;是岁,屈子自沉汨罗江卒。

  屈原(公元前343—公元前277年),战国时期楚国人。享年67岁。屈原出生于楚三大望族(屈、昭、景)之一。屈原本人才能突出,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屈原曾受楚怀王宠信,任左徒,入则与王图议国事,出则接遇宾客,应对诸侯,因此能为楚怀王制定宪令,试图实现改革楚政的抱负。因上官大夫等佞臣谗言,屈原遭楚怀王疏远。屈原初衷不改,壮心不泯,力主联齐抗秦,却最终不被纳用。后来,屈原被楚顷襄王再放于安徽陵阳,一待就是九年。最后,屈原听说郢都被秦国白起攻破,在九华山脉陵阳创作《哀郢》后,离开陵阳,路经溆浦、辰阳等地,最后至长沙汨罗江,怀沙自沉。

  其次,谈一谈屈原的作品。

  关于屈原的作品,我们今天所能知道的最早的资料,只能是西汉的了。淮南王刘安曾作《离骚传》,其中一段评语保管在了司马迁的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中,后人可知《离骚》应为屈原所作。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中说:“余读《离骚》《天问》《招魂》《哀郢》,悲其志。”可知屈原除了创作《离骚》外,还创作了《天问》《招魂》《哀郢》。一句话,据司马迁《史记》所载,《离骚》《天问》《招魂》《哀郢》等作品,应该属于可信之作。

  到了西汉末、东汉初,刘向父子编著《七略》;又到了东汉班固撰《汉书·艺文志》,载录屈原作品25篇,究竟具体应该是哪25篇,历代学者产生了歧异之见。

  现存东汉王逸的《楚辞章句》和北宋洪兴祖的《楚辞补注》,提供屈原25篇作品是:《离骚》(原书题为《离骚经》;《九歌》(十一篇,分别为《东皇太一》《云中君》《湘君》《湘夫人》《大司命》《少司命》《东君》《河伯》《山鬼》《国殇》《礼魂》);《天问》;《九章》(九篇,分别为《惜诵》《涉江》《哀郢》《抽思》《怀沙》《思美人》《惜往日》《橘颂》《悲回风》);《远游》;《卜居》;《渔父》。这些诗篇,历代学者,各抒己见,聚讼不已。但是,由于缺乏确凿的资料,对这些争论,都难以下准确的判断。尤其是被怀疑是否为屈原的作品,更难以下准确的判断。如《招魂》《大招》,司马迁传记谓《招魂》为屈原所作,而王逸《楚辞章句》则认为系宋玉所作;《大招》,王逸自己都说不清楚:“屈原之所作也。或曰景差,疑不能明也。”还有,从王逸《楚辞章句》可以知道,古代载录《楚辞》的本子,还有《楚辞释文》,其所录楚辞作品之篇序,与王逸的本子有所不同,此尚待加以考证。

  在屈原作品考证上,我有三点新的认识:

  一是屈原的《九章》。我最关心的《哀郢》,就在《九章》里。我在《〈九章〉是屈原四个时期的作品》论文中已有叙述。

  二是屈原的《九歌》。我认为,《河伯》《国殇》被刘向编辑《楚辞》时裹入《九歌》的。详见我的《屈原〈河伯〉裹入〈九歌〉的猜想》和《屈原〈国殇〉也裹入〈九歌〉的猜想》两篇论文。

  三是《汉书》卷二十八下、地理志第八下云:“吴、粤之君皆好勇,故其民至今好用剑,轻死易发。粤既并吴,后六世为楚所灭。后秦又击楚,徙寿春,至子为秦所灭。寿春、合肥受南北湖皮革、鲍、木之输,亦一都会也。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,作《离骚》诸赋以伤悼。后有宋玉、唐勒之属慕而述之,皆以显名。汉兴,高祖王兄子濞于吴,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,枚乘、邹阳、严夫子之徒兴于文、景之际。而淮南王亦都寿春,招宾客著书。而吴有严助、朱买臣,贵显汉朝,文辞并发,故世传《楚辞》”。班固这段话,太重要。只要与阜阳出土的汉简、寿县出土的《鄂君启节》、巢湖的《远游》、青弋江的“路贯庐江”、宣城的“爰陵”、青阳县的《哀郢》“陵阳”、九华山的陵阳山、《鄂君启节》的“爰陵”“枞阳”等联系起来思考,就很值得玩味了。如果将与淮南的疑似考烈王墓的发掘联系起来,安徽楚辞研究的文章,会越做越棒!

作者:时尚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